新闻资讯
News
News
光博新闻资讯
及时快捷了解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及时快捷了解公司最新发展动态
工厂电镀污水处理面临多重技术挑战,其复杂程度远超常规工业废水处理。电镀废水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铜等),还混杂着氰化物、有机添加剂及酸碱物质,形成具有协同毒性的复合污染物体系。预处理阶段需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原则:含氰废水通过碱性氯化法破氰,将剧毒的氰根离子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铬系废水则需在pH≤2.5条件下投加焦亚硫酸钠,将致癌的六价铬还原为低毒三价铬。针对重金属污染,化学沉淀法仍是主流工艺,通过投加氢氧化钠或硫化钠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硫化物沉淀,但需精确控制pH在8.5-9.5的临界区间以确保沉淀效果。 深度处理环节需构建多级技术屏障:膜分离技术可截留纳米级金属胶体,反渗透系统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电化学处理通过可控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重金属回收,电流效率直接影响处理成本;新兴的生物吸附技术利用改性菌丝体或藻类的活性基团选择性富集金属离子,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入使加药精度提升至±0.1pH单位,在线重金属监测仪可实现μg/L级实时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工艺组合需根据电镀种类动态调整,如装饰性电镀需强化铜镍去除,而功能性电镀则侧重铬系污染物控制。最终排放水应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其中总铬浓度需≤0.5mg/L,总镍≤0.1mg/L。